從2012年開始,西昌先後建立5個沼氣集中供氣站,然而目前僅有一個站投入使用
  9月4日,西昌市興勝鄉花莊村八組,一望無際的玉米地里,矗立了一套藍色沼氣集中供氣設備。沿著1.5公里長的輸送管道,來到村民吳仲英的家,只見她輕輕一扭,煤氣竈上噴出藍色的火焰。“沼氣好用,加熱速度快。”吳仲英說。
  從2012年開始,西昌市先後建立5個沼氣集中供氣站,然而,到目前僅有花莊村一個站投入使用。農村要實現沼氣集中供氣,到底要跨越幾道坎?
  □本報記者 鐘美蘭 王雲
  感受
  集中供氣好處多
  吳仲英並不是第一次使用沼氣。5年前,她家養有母豬20多頭,建了一口12立方米的沼氣池,但是隨著生豬出欄數增加,沼氣越來越不好用了。“產的氣多但是很臭,也點不燃。”吳仲英說,找不著癥結無法解決問題,她家只好改用電。電雖然方便,卻不如沼氣火力猛。嘗到過沼氣的好處,今年4月村裡動員使用集中供應的沼氣,她積極響應。“建設不用村民自己出錢,名額60戶。”吳仲英說,沼氣使用確實方便衛生,最重要的是,集中供氣由技術人員統一管理,不需要自己進料出料,省事。即便從8月開始收費,1.2元/立方米的價格讓她覺得還是相因。她算了一筆賬,她家共有5口人,做飯每天耗2至3度電,每度0.495元,若用沼氣,每天使用約1立方米,兩者成本相差不大。
  給花莊村沼氣集中供氣站提供糞料的是該村最大的養豬場,豬場主人、花莊村黨支部書記邵雄告訴記者,他的養豬場年出欄500頭生豬,以往豬場的糞便隨處堆積,臭氣熏天,如今經過處理的糞渣隨時出售,幾乎聞不到什麼氣味,豬場環境變好了。而且,經過發酵後的糞肥力更好,每車可多賣10元,一年可收入四五千元。
  短板
  原料不足影響使用
  2012年,為了配套新農村建設項目,西昌市共投資120萬元先後在黃水鄉雙龍村,黃聯關鎮鹿馬村和石壩村、西溪鄉西溪村建了4個沼氣集中供氣點,但是最後都因為無原料,至今沒有投入使用。
  “集中供氣的前提就是必須有大型養殖場。”西昌市農村能源辦綜合管理股股長楊勁松說,為了配套集中供氣站,畜牧部門還在旁邊規劃建設了集中養殖小區,但至今無業主入駐。
  總結以往的教訓,去年,省級沼氣集中供氣試點項目下達西昌後,西昌市在興勝鄉選擇了已有現成養殖場的花莊村八組建設沼氣集中供氣點,這個養殖場年出欄500頭,進出發酵罐的料可產氣60立方米。
  “比照以往農戶每家沼氣池產氣的標準——1戶1立方米來計算,60立方米的氣可滿足60戶村民的需要。”楊勁松說。
  事實上,花莊村集中供氣好景不長,受氣溫等因素的影響,近期村民明顯感覺供氣不足,吳仲英一個多月購買了10立方米的沼氣,但是至今還剩4立方米。
  “供氣不夠,想用也沒辦法。”吳仲英說,集中供氣站只接入20多戶時,氣量足、用著方便,但是當擴大到60戶,特別是近期氣溫下降,供氣明顯不足,為了盡可能用上沼氣,她一般錯開用氣高峰做飯,“供氣不足問題不解決,談什麼好處都是白搭。”
  邵雄分析認為,供氣不足除了氣溫變化之外,攪拌等技術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邵雄說,隨著供氣站投入運行,後續管理問題也慢慢凸顯,由於供氣站並未交付給村“兩委”,目前日常維護由豬場人員承擔。為瞭解決維護成本,邵雄向村民收取每立方米1.2元沼氣費,“這個費用到底合不合適?能否維持運行,長期下來群眾是否接受,都還不知道。”邵雄說。
  回應
  力爭解決三道難題
  據瞭解,集中供氣站每個投資為35萬元,外加土地和管道架設費用共計40萬元。“方便快捷,不用村民管理,沒有安全隱患。”楊勁松說,若參照目前花莊村每立方米1.2元的價格收費,用氣和用電成本相差無幾,“做飯燒水用沼氣比用電快捷,從這點來看,沼氣比電有優勢,而且沼氣是廢物利用,也能提高肥料的肥力,能實現多重效應。”
  更重要的是,集中規模化養殖是發展現代畜牧業的趨勢,集中供氣正是迎合了這種趨勢。“從幾個因素來看,集中供氣都具有推廣的可行性。”楊勁松說,從目前建設的5個集中供氣站來看,只是需要解決原料、技術和後續管理等問題。
  目前,西昌市農村能源辦已經加快和畜牧部門的對接,讓已建設的養殖小區儘快投入使用。“以後建集中供氣站,肯定先確保附近有成熟的大型養殖場。”楊勁松說,對於目前花莊村出現供氣不足的問題,後期將加強相關培訓,按照合同約定,負責安裝設備的廠家至少對負責管理維修的技術人員培訓不低於一個月,缺位的技術培訓將會補齊。
  另外,花莊村收取的1.2元/立方米費用,他表示首次聽說。“日常維修費用需要村民自己承擔,實施方案中是說要收1.2元/立方米。”楊勁松說,但是何時開始收,具體怎麼收,還需要探討。下一步,西昌市將試點將此項目推向市場,由市場主體運營,村民購買沼氣使用。
  (原標題:農村沼氣 集中供氣要跨幾道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t57ptzbw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